有這樣一類人,看書打瞌睡、上班哈欠連天、吃飯提不起精神……春夏秋冬、一年四季都在犯困。這,到底是為什么呢?
老“犯困”提防8種病
1、貧血
犯困特點:伴有頭暈頭痛、耳鳴眼花、注意力不集中、面色蒼白。
有以上癥狀,最好到醫院做一個血常規或貧血四項,盡快明確診斷。
2、高血脂
犯困特點:犯困且長期大量飲酒、攝入高脂和高糖飲食,應盡早去醫院檢查血脂。
高血脂的人,血液流動相對緩慢,影響紅細胞的攜氧能力,且高血脂在體內動脈形成粥樣硬化斑塊,造成血管管腔狹窄,導致大腦缺血缺氧。
3、鼻炎
犯困特點:鼻子內部有炎癥,呼吸受阻,甚至出現全身乏力、頭疼。
鼻炎會導致呼吸受阻,從而引發大腦供氧不暢,導致犯困。如果不及時治療,還易引發睡眠呼吸暫停綜合癥,影響睡眠質量。
4、心臟疾病
犯困特點:嗜睡的同時有心悸、氣短、胸悶、頭昏等癥狀,特別是在活動后癥狀加重、休息后減輕。
如果血液供給不足,會導致大腦缺氧,導致神經系統活躍性降低。最好查查心臟,如做心電圖、心電彩超等。
5、腦血管病
犯困特點:犯困的同時伴有記憶力下降、行為異常、反應遲鈍、個性改變等精神癥狀。
血管硬化、管腔變窄、腦血流量減少,易導致腦細胞缺血缺氧,引起困倦、乏力、嗜睡等癥狀。
6、肝臟疾病
犯困特點:疲勞犯困的同時,出現皮膚發黃粗糙、惡心、厭油膩、食后脹滿等癥狀,要盡早排查肝病。
7、睡眠性呼吸障礙
犯困特點:睡眠時出現呼吸暫停。
由于某些原因而致上呼吸道阻塞,睡眠時出現呼吸暫停,導致機體缺氧,身體器官得不到很好修復,白天很容易出現困倦、乏力、嗜睡等癥狀。
8、其他慢性病
如慢性腎炎、糖尿病、甲狀腺機能減退等,會降低新陳代謝的速率,導致其體內有毒的代謝物不能順利地排出體外,進而影響到植物神經的調節功能,也會出現整天犯困、睡不醒、多汗等癥狀。
尤其要當心的是,老人頻繁犯困或看著電視就睡著,常常是認知障礙性的早期表現,必須引起高度注意。
四種難以抗拒的困意
吃飽就困
飲食結構不合理
餐后犯困,一方面可能是飲食結構不合理,另一方面可能是運動嚴重不足,血液循環不好。
建議:
1、適當減少淀粉類主食的總量;
2、把精白細軟的主食部分換成粗糧、豆類和薯類;
3、多吃纖維含量較高的綠葉菜和豆類、蔬菜;
4、餐后一小時適當運動,如走路或干些輕松的家務活。
看書犯困
條件反射
若在疲勞狀態下堅持學習,身體會因為抵擋不住疲勞的侵襲而產生困意。如果這種情況經常發生,人們就會將看書與睡覺聯系起來,形成“一拿起書就犯困”的條件反射。
建議:
1、睡意沉沉時別看書;
2、飯后不要馬上看書;
3、不要躺著看書。
開車犯困
夜晚睡眠質量差
經常出現開車困倦、注意力不集中,且夜晚打呼、呼吸不規律的人,需要排除睡眠呼吸暫停。
建議:
1、避免在凌晨和下午三點左右駕駛;
2、降低車內溫度;
3、開車半小時之前喝杯咖啡;
4、在車廂內滴幾滴植物精油。
上班犯困
可能是過敏
辦公樓空氣流通差,塵螨、花粉、霉菌等過敏原容易積存,化學煙塵、香煙、蟑螂、冷空氣、灰塵、油漆等也會成為過敏原。
免疫系統收到長久的刺激會引發慢性炎癥,人因此感到疲勞。
建議:
1、調整室內濕度;
2、經常打掃灰塵;
3、多喝水。